在清华大学听单中谦老师讲座有感
不做股票金融至少已有3年光景,但对这个讲金融的讲座还是非常有兴趣。
之前接触过单老师的学生,了解到单老师做此系列讲座的意趣不在教人在金融市场里厮杀,而是让被欲望迷惑的晕头转向的世人明白,德是一切的根本。
对于这个意趣不仅有兴趣,而且相当赞赏和钦佩。于是呼朋唤友共赴清华。三小时下来,有击节叫好,亦有反省沉思。
我感触最深的是单老师关于“老虎”的比喻。
如何对待内心中的欲望?是用血淋淋的生肉唤起它的野性还是与它对视,不急不徐?不仅是做金融的人想不断的成为赢家;即便是一个学生,也主动、被动得不断唤醒内心的野性。要得全班第一,全校第一,甚而全国的名次,各种荣誉奖励,皆用来填补那深不见底的欲望。
我差不多就是被这样培养出来的。尽管家教中还有“仁义礼智信”的内涵在,但仁义的力量只能潜藏在深处,被“利害”挤兑得不敢现身。
接触传统文化后,自认为自己已经温良贤淑了。但听单老师一讲,扒拉扒拉温良贤淑的历史,竟然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仍然是那只老虎掌权,只不过它戴了顶花帽,画了个淡妆。
那只老虎要我创业就得马上盈利,它要我做义工就得做个样子出来,它要我的员工都得善解人意,它要我说的话大家都得说对,它要先生永远对我温柔,它要我做事得体、四处赢得赞赏……没有任何理由,反正这些事,我就得给它办了。
单老师出了一个高招:供着它,爱它;它闹,不理它;它闹出格了,果断拦住它的去路。此间了了分明的功夫够我修炼的,可怎么修炼呢?难道真如单老师所说使劲捂住自己的鼻子,等待窒息前的那一片清明?
单老师的另一个建议让我找到了修炼的下手处:“凡事不可太用力,缓缓地接过来,缓缓地送出去。”尽管一直都要求自己事事圆融,但在单老师的讲述间隙,突然意识到自己虽表面看来已经柔顺很多,但在念头上常常对立,常常于无人处被那头老虎使唤的屁颠屁颠的。惭愧!现在能做的可能只有不断地检查自己的念头,逐渐让内心平静下来,如湖如镜,如实映照手中事,对面人。以求终有一日能如实映照宇宙微尘。
无用之用如何用。
“神人无功”,大树之所以能长到不可思议是因为他一无所用。这个社会人人都想有所建树,为啥?因为有了建树才能坐拥名利,才能满足内心那只老虎的胃口。
结果呢,且不说老虎胃口越来越大;有阳就有阴,有生就有死,有建树就有倒台,奔波于建树的生苦,再奔波于挽救倒台的死苦,再奔波于启动新建树的生苦,如此循环往复,生生灭灭间,奔波劳苦不算,生命的能量快速耗尽亦不能满足那只老虎的胃口。于是人生满目疮痍,即便无人来犯,已从内部干涸。
无用之用,对于我有些高深。我能够学而时习的只有,做任何事情轻轻的告诉自己这是众人的缘分,不是我的才能,更不是我的功劳。工作如是,家庭如是,……,一切如是。
宇宙生生不息,我仅是无限大循环中的小小环节,若能发挥一点光和热,是这个位置决定的,而这个位置是谁来安排的,是芸芸众生的需要。仿佛手中键盘,对于生成文档不可或缺。然而,若没有人来思考、敲击它,它又何来用途?若没有IT工人将它排布于此,它又何来用途?若没有发明电脑的人设计键盘于此,它又何来用途?人亦如是。
关于爱。
懂得驯服老虎,懂得无用之用又为了什么?道家用不少文字来讲“自保”,“自保”的目的是什么?
刚上大学的时候仔细读了《道德经》,看了之后竟然心境沉重。因为以当时的状态,我只读出了自保之术,冷酷,灰色。
而事实是,情到深处是无情,亦如用到极处是无用,大音希声,大道无形。如今已经能够略微体会老聃的大爱情怀。但对于凡夫的我,还得从有形有相的爱,爱起。
单老师说:“当受到辱骂都能感觉到背后的爱时,当走在路上看到小动物,都能感觉他在爱你时,当拿着花,感觉它在向世界展示最美的一面,都是心中最漂亮一面的反射时,……自己的心就是纯爱的,没有距离,只有永恒。”
无论做什么事,决定结果的不是你有多努力,你多有才华,而是你的爱有多么纯粹,多么丰厚,多么广阔。
如单老师说“爱是这个世界的原始点”,爱是一切的原始推动力。对于这句话,除了由衷地鼓掌还有什么可说呢。
问题只剩能不能去点点滴滴的培养这种大爱。于平凡处看到大美,在最黑暗里寻出光明,然后用充盈无私大爱的心灵去回馈整个宇宙。称王称帝是为了广阔的众生能沐浴在我的大爱之中,哪怕呼吸也是为了推动天地之间大爱的流动。那将是多么美的境界!
驯服老虎,无用而用,大爱一切,如此行之,必能托起一切。若这一切是一家妻小,你必是一家之主。若这一切是某个行业,你必是行业首领。若这一切是证券市场,你必掌控亿计资金。若这一切是家国天下,你必是天下之主。若这一切是天地万物,你必是玉皇大帝。
如天下人人如此行之,一切烦恼休矣,一切灾荒休矣,人间即为净土。(文/贤若)
(本文作者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,系国学爱好者,目前专职传播传统养生文化)